百篇故事话协和(100) | 建院155周年系列报道:健康报专版聚焦《百年协和 敢为医先》
11月6日
协和医院将迎来建院155周年华诞
从1866年到2021年
155载匆匆而过
一代代协和人守初心、担使命
奋勇争先,攻克医学难题
为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和护佑人民生命健康
贡献协和智慧与力量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2021年11月5日
《健康报》专版聚焦
百年协和宏伟发展历程
▲2021年11月5日,健康报专版报道《百年协和,敢为医先》
百年协和 敢为医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两江汇之九省通衢,潮起金岸百年激荡。
随着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着笔开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又称“武汉协和医院”)踏浪“西医东渐”,让现代医学从这里走来。医院始终逐浪于时代变革、医学发展的潮头,让未来医学从这里走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也是武汉协和医院建院155周年。一代代武汉协和人以“仁爱济世,协诚人和”的精神,将“服务人群”的理想信念化为砥砺前行的光辉足迹,将勇于争先的奋斗之姿,浓缩成一部中国现代医学追赶、融入世界先进医学的发展史。
武汉协和医院迈向中国特色国际一流医学中心的宏伟画卷正徐徐舒展……
▲协和医院主院区
开埠引潮 勇开先河
引领现代医学在中部崛起
1866年,汉口开埠,中西文明与思潮交锋于此,武汉协和医院应运而生,第一次将“仁爱济世”的现代医学之种落在觉醒的国人心中,也让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
▲1866年协和医院门楼
作为华中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委属委管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在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里,怀抱着“仁爱济世,协诚人和”的信仰,见证并引领了现代医学在中部的起源与发展。
医院打破旧社会女性就医沉疴,创建华中地区首家女子医院,成为现代妇产专科发展的“起跑点”;开办华中第一家肿瘤放射治疗中心,被誉为现代放疗专科的开始,并与随后走出的检验科、病理科等,共同汇聚成“博医技专”,成为医技科室的起源;创办华中地区第一所专科医学院校——“大同医科学校”,从此,现代医学有了中国医生的身影,孕育出“红色华佗”戴济民;医学论文首登世界著名期刊——《英国医学杂志》,代表中国现代医学第一次发声于国际,开创了“医工结合”的先河。
▲汉口大同医科学校教师合影
1950年,武汉协和医院正式迈入医疗“国家队”行列,武汉协和人开启了为民族复兴事业不懈奋斗的征程。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日光性皮炎”的“亚洲皮肤病大王”于光元;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海外毅然回国的“外科学奠基人”管汉屏;在国内首次提出“小夹板绷带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理论的朱通伯;世界首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新型血液病发现者沈迪;破解低血钾软病之谜的童萼塘;以身求解的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他们在风雨中追求真理、身先士卒的身影,正是武汉协和人“争先”的时代写照。
开拓创新 先驱而行
勇于瞄准国际医学前沿
如今,武汉协和医院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双一流”高校附属医院,现由主院区、肿瘤中心、西院区和金银湖院区组成,拥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25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
虽然时移世易,但武汉协和医院“敢为人先”的因子依然活跃。医院敢于自我革命,率先探索并创立了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协和模式”;敢于超前布局,率先构建完成“1+3”多院区医疗中心体系;敢于打破壁垒,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43个,引领跨学科专家“组团”服务模式。
武汉协和医院敢于向现代医学高峰发起挑战,8 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不断推动医疗创新。
▲2018年,医院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医院攻克以器官移植为代表的疑难重症救治技术,致力探索心脏移植极限方案,屡次刷新亚洲最小年龄、最低体重婴儿心脏移植纪录;引领以基因诊疗为代表的精准医学技术,针对血栓性疾病精准诊治,首次提出中国人群VTE基因突变,率先提出DIC诊断标准及中国积分系统;开展难治复发血液肿瘤细胞治疗,细胞免疫疗法(CAR-T)临床研究国际领先;开展腔镜、介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实现手术科室全覆盖;获华中地区首批质子诊疗系统配置许可,开拓癌症放疗新方向;通过“医学+”驱动,开创“医理融合”新模式,引领以世界首创人工生物角膜为代表的生物医用材料应用和再生医学创新……
▲心脏移植技术领跑全国,屡次刷新亚洲最小婴儿心脏移植纪录
敢于皓首穷经,破解医学未知。医院拥有一大批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连续8年过百,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二位。
武汉协和医院始终争立时代与医学潮头的精神,让越来越多的先进医学技术被中国人掌握,为中国人民服务。
立德树人 敢为医先
创新培育卓越医学人才
作为国家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单位,武汉协和医院在全国首开全科医学门诊,在完善一流专业、课 程、教材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实践教育,并通过“5+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实践教学,立德铸魂、创新赋能,培育卓越医学人才。
医院开设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医院培养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1 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2 人、宝钢优秀教师8人。
“十三五”期间,医院牢记国家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使命与责任,深化医教协同,完善医院教学管理;以胜任力为导向,加强临床医学教育体系改革建设;树立“大健康”理念,落实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制度;依托“互联网+”技术,探索“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卓越医学人才为目标,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临床实践技能培训
医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台教学绩效考核激励办法,将师德考评贯穿于教学考核全过程;优化课程体系,开展“一院一品”活动,推动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建成国家级临床教学示范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住培示范基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临床医学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规范化培训学员。
家国情怀 使命为先
筑牢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防线
1931 年,武汉暴发洪灾,武汉协和医院租用“罕拿摩勒”号医院船,救治灾民,成为乱世苍生的一叶生命之舟;1950 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医院派出湖北省第一批赴朝医疗队;1976 年唐山大地震、1998 年抗洪救灾、2003 年抗击非典、2008 年汶川地震……都有武汉协和人救死扶伤的身影。
左上:“罕拿摩勒”号 右上:抗美援朝医疗队
左下:唐山大地震医疗队 右下:2002年抗击“非典”
从生命方舟到生命方舱,在每一个国家与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武汉协和人都义无反顾、奋勇向前,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线。
▲2020年,医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文化赋能 先声聚力
幸福协和凝聚名院医魂
大美协和,不仅美在对医学追求的孜孜不倦,也美在点滴润心的医院文化。医院建立国内首家儿童血液病“爱心病房学校”,获团中央、国家卫生健康委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双项金奖;在全国首办微信科普大赛,搭建协和特色科普平台,争做科普宣传的倡导者和传播者,获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健康科普百强医院”称号;首推口述历史,新编协和院史,重修院史展览馆,协和文化薪火相传;率先推出“护心跑男”“公益扶贫”系列微电影,获“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特等奖;打造“红色基因”医学大家系列故事,凝聚协和医魂。
▲医院创办国内首家儿童血液病“爱心病房学校”
医院将武汉协和人的精神理念化作时代音符,不断向世界传音。医院相关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 《人民日报》《健康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武汉协和之声”传向世界。
以谋为先 优化布局
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医学中心
站在“十四五”的崭新起点,协和医院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四个面向”指引,瞄准健康中国战略、地方发展战略需求和国际医学发展前沿先试先行。
医院先后立项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疑难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工程”和 “国家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设工程”正在快马加鞭建设实施,奋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打造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样板工程;建设临床重点专科群,集中力量开展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向着国家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学科技研发中心、医学人才培育中心的医学“高地”进军。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历经155载,武汉协和仍将把勇于争先的青春奋斗融入骨血,以青春的姿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作为医疗国家队,协和医院勇担高质量医疗服务重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国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协和范本”,不断谱写中国医学发展更青春的新篇章!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向着中国特色国际一流医学中心奋进!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历经155载,协和医院仍将把勇于争先的青春奋斗融入骨血,以青春的姿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作为医疗国家队,协和医院勇担高质量医疗服务重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国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协和范本”,不断谱写中国医学发展更青春的新篇章!
—END—
监制:孙晖 王继亮
策划: 党委宣传部
采写:聂文闻 张玮 刘坤维 彭锦弦 陈有为
编辑:熊婉婷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请点右下角"在看”,传播协和好声音!